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 (第2/2页)
正是有这十万两,顺天府才能用能力做很多事情,比如修缮城中道路,比如清理下水道,修建城外河渠,给顺天府之内一些水利工程补贴款子等等。
并非顺天府的繁华,真比得上南京与苏州,而是朱祁镇当初通过于谦建立的这一套体系,已经有他的生命力。
当然了,同样的问题,那就是顺天府也是养活吏员最多的府衙,在顺天府的编制之中,发俸禄的吏员已经超过两千人了。
这个模式很多看不明白是好是坏。
看上去很好,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顺天府的,单单发吏员的俸禄都要每年一两万两之多。
只是徐有贞知道自己已经皇帝船上的人了,自然要投皇帝所好。
而在徐有贞之后,大部分朝臣都知道明报该怎么用了,那个时候明报上内容纷乱之极,但是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,就集中在了安南之战上。
其中遍数安南之罪,要讨伐安南的文章不知道有多少。
在徐有贞之后,很多小官都学会了揣摩皇帝的意思,毕竟皇帝对安南的敌意,在很小的时候,就被外人知道了。
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说。
但是很快,在今年年初,关于安南的话题,被救灾的话题所淹没了。一直到现在。
吴士涟看完之后,有一种沮丧之感。
如果一般人或许看出去其中差距,但是吴士涟乃是安南士林领袖,更是一等一的大学问家,备受后世越南人推崇的历史学家。
见微知著的本事还是有的。
明报上面各种争论都有,却不见皇帝有什么反应,就看得出来,当今这位陛下,为人宽厚,善于纳谏。
而且徐有贞清理刑部积案的事情,吴士涟虽然品出一些别的味道,但是更看出来,这是大明政治清明的表现。
就安南的情况,大贵族子弟所犯的事情,还少吗?怎么没有见过有人翻案,甚至这些案件牵扯不少有后台的人,徐有贞依旧绳之以法。
而更让吴士涟绝望的事情,乃是赈灾。
吴士涟本以为大面积天灾,能让大明焦头烂额,从而放宽了对安南的处置。让安南祈求和平的意图,能够达成。
但是看到大明朝廷赈灾,免除去的钱粮,与发放的赈灾款。
这个数目乃是安南朝廷想都不敢想的数字,最少是超过了千万石之多。
虽然安南的红河三角洲,乃是一处粮食产地,但是安南朝廷手中的粮食并不是太多的。历史上在黎圣宗年间就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。
大明在广东运粮船有六艘,遭遇了风暴偏离了航线,跑到了安南,然后被安南人给抓住了。
安南朝廷商量来商量去,黎圣宗最后决定扣留这六艘船,并将六艘船上的船夫变成了安南的屯丁。
如此处置这里不少,但是史书之中却专门说明了,这六艘船的粮食去处。还解了当时后黎朝军粮的问题。
且不说六艘船能转载多少粮食,一般往大的估计,也不过是万余石而已。
对大明来说,就是九牛一毛,但是在安南就是一笔不可放弃的财富。
两国的财力物力相比可见一斑。
吴士涟在安南朝廷之中,虽然没有什么实权,但也是高官,对安南的内情非常了解,故而他见大明赈灾所用的粮食数目,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可能,第二个感觉就是绝望。
他强打精神,暗道:“纵然北朝有如此国力,这一场洪水,也会消耗不少,我要速速赶到京师,趁着灾情没有过去,先与大明达成协议。”
至于大明不能完美的将这一次大洪水给赈济下来,却是吴士涟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。
花费如此之多,足够打一次灭国之战的粮食,如果不能将灾情稳定下来,才是咄咄怪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