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5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915看书 > 开局诛十族,朱棣求我当国师 > 第四百零六章 经济

第四百零六章 经济

第四百零六章 经济 (第1/2页)

“财神爷回来了。”
  
  赶在太祖忌日的前一天,夏原吉终于风尘仆仆地从江南赶了回来。
  
  这种宣示新皇合法继承性的重要典礼,如无极特殊情况,任何参与官员都是不可以请假的,人员整齐程度,远超历次大朝会。
  
  进宫跟永乐帝述职以后,夏原吉来到总裁变法事务衙门拜会姜星火。
  
  “姜师也不问问江南的情况?”夏原吉坐下笑着喝了口茶。
  
  “有什么好问的,看你这肤色就都知道了。”
  
  姜星火撸起袖子,伸出了胳膊,跟夏原吉一对比,却是还浅了两个色号,显然夏原吉比他被暴晒的时候更热。
  
  夏原吉忍俊不禁地想到,今天进宫,宫里的宦官都没认出来他,看来是真黑了。
  
  “不过还是说说吧,江南现在怎么样了?”
  
  “嗯……”
  
  夏原吉沉吟片刻,脸上露出凝重之色:“治水还是有成效的,多了不敢保证,但最起码最近十几年,绝对不会出现一到夏天就涝的情况,环太湖的河流基本都完成了疏浚,纡田也都清退了,这里面没讲人情,延续了姜师在的时候的作风,不管谁家什么背景都一律清退,整个江南的宦场风气也算是焕然一新。”
  
  “黄子威做的还算尽心尽力?”姜星火又问起了在江南时的下属。
  
  夏原吉点了点头给予认可:“很拼命,是个人才,以前只是改变不了环境才那般懈怠的。”
  
  姜星火没说什么,只是心里想着,看来也不是所有摆烂的人都无可救药,毕竟大部分是没有能力改变环境的,而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却不代表他没能力把事情做好。
  
  然后姜星火又问道:“叶知行(两个月前已改字)呢?补了官身没有?”
  
  “报给陛下了,要么去工部营缮所任所正(正七品)再寻机转都水清吏司,要么去江南除松江府以外的地方当县令,至于最后去哪,还得看陛下和吏部的安排。”
  
  姜星火点点头,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。
  
  “现在手工工场区的生产和二期建设的进度如何了?”
  
  在姜星火看来,对于变法来说其他都是次要方面,唯有新的制造力的蓬勃发展,才是真正的主要方面。
  
  “目前正在全力生产,不仅仅是大场区在做的棉纺织,二期的各个小场区,也在尝试从不同的地方招人,生产特色纺织品.譬如如杭州府海宁县的紫薇绸、湖州府的湖绸、嘉兴府的濮绸、温州府的瓯绸、瑞安县的土绵绸、宁波府的生絹、金华府东阳县的净绸,这些小场也都挨个建立起来了。”夏原吉答道。
  
  “谁的主意?”姜星火微微有些诧异。
  
  “唐音,她很有主意,要不是因为她的来历,又是个女子,合该用她的。”
  
  “也得多考察考察。”
  
  姜星火不置可否,复又问道:“上海县那里聚集了这么多的女工,大多数都是被白莲教裹挟的流民,也算是背井离乡,那工场内秩序是否稳定?有没有青皮无赖前来闹事?女工们的轮休和探亲又是怎么安排的?”
  
  “给的工钱多,伙食好,秩序还是很稳定的.周围有驻军,没什么人敢来闹事,士卒也被严令禁止欺辱女工,算是相安无事。”
  
  “轮休的话。”
  
  夏原吉稍微犯了难,但还是选择实话实说:“目前生产任务压得很紧迫,每月有四天休息,除此以外探亲假还没有开始实行.毕竟也有顾虑,一是怕人赚了钱走了就不回来了,二是路上虽然安全,但谁也保不齐有什么意外。”
  
  “知道有难处。”
  
  姜星火叹了口气道:“先把眼下的事情应付过去吧,明天的【太祖忌日】就是最后一道关,迈过这个关隘,便真是海阔天空大有可为了。”
  
  说到这里,夏原吉也不得不问一些他最关心的问题,毕竟他是户部尚书。
  
  “之后呢?堆了很多棉织品和丝织品了,若是真卖不出去,场地、人工、设备.这可都是户部太仓库垫的钱。”
  
  大黄浦的手工工场,户部的投入确实很大,而眼下大明到处都是烧钱的活计,下西洋固然没用户部出钱,可营建北京城、修《永乐大典》、征安南的军费,哪个不是耗资巨亿?
  
  而且大明现在的财政问题极大,去年洪武三十五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折合粮食是3400万石,里面有88%(约3000万石)是农业税,7%是盐课茶课,5%是商业税,按1石米=0.2两白银的比例,这个收入换算成白银则是680万两白银。
  
  最可怕的是,占比高达88%的农业税里,卫所军田、皇庄等官田性质的土地贡献了将近8成,也就是2300万石左右,而这个收入随着靖难之役的结束,一定是逐年下滑的,因为很多卫所的正卒都被打没了,让卫所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受到了极大地影响。
  
  对比版图还要小一点的北宋,北宋中期的商业税收入为800万两,占据总税收的70%,总收入大约1100万两,而北宋的商业税率为5%,明朝为3%,如此巨大的商税差距,根本就不是税率差异可以解释的。
  
  明初的财政收入,处于极端依赖农业,且极端依赖官田性质的农业产出收入的状态,这是一种极为脆弱且单一的财政状态。
  
  夏原吉的焦虑肉眼可见:“要是紧急生产的这批货,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的事情办不成,或者打下安南倾销不出去,不仅是变法要面临失败的风险,而且今年的财政恐怕是会变得极为困难,征安南的军费开销太大了。”
  
  “所以这就是结症所在——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!”
  
  “不管庙堂上有多少反对的声音,海禁必须要废除,朝贡体系必须要改,必须要开展对外贸易。”
  
  姜星火对夏原吉认真说道:“而且国内的盐课开中法、漕运、抑商.统统都要改,不改不行,如今已经到了全球贸易的前夜,怎么还能停留在靠天吃饭呢?我不信北宋能做到的事情大明做不到,北宋没有甘肃宁夏和燕云、云南,都能收上来800万两的国内商税,大明为什么不能?而且大明比之北宋还有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,我们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更加物美价廉,等到马六甲海峡置于控制之下,打通到马穆鲁克和奥斯曼的贸易航线,海外贸易同样也能做到一年800万两的关税,你信不信?”
  
  夏原吉想信,又不敢信。
  
  如果能在他的户部尚书的任上,做到让大明的财政从700万两一年,暴涨到1700万两一年,而且是年年如此,还不是去日本挖银矿那种通货膨胀式收入增长,那么毫无疑问,他将成为华夏经济史上与管仲齐名的人物。
  
  而作为专业的理财专家,夏原吉当然清楚,如果大明能做到国内农业税、国内商税、海外贸易关税,各占1/3的财政收入结构,那么这将远比现在靠天吃饭更加健康、稳定。
  
  毫无疑问,这将是划时代的创举。
  
  但梦想虽然很丰满,现实却极度骨干,畅想完未来,夏原吉还要面对一地烂账。
  
  “我们一步都不能输。”
  
  “我们一步都不会输!”
  
  “已经走了这么远了,哪一步输了?”
  
  姜星火肯定地说道:“变法的第二阶段重点就是财政变革,要让陛下和整个庙堂看到源源不断的钱,有了钱,陛下想怎么好大喜功就好大喜功。而新的政策也可以绑定到全天下官员的俸禄里,等得到了实际的好处,就如之前京官们的化肥工坊一般,到了那时候还会有多少人再反对变法?一旦有利益牵扯,大明的税收滚得越大,他们得利越多,海外的官职和升迁路径越来越多,到时候主张扩张、主张对外贸易的人,恐怕反倒是这批文官。”
  
  “我明白了,我也相信姜师说的都能实现,可明天的【太祖忌日】怎么办?”
  
  “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,这件事情的背后,恐怕不止表象看上去那么简单啊!”夏原吉深吸了一口气。
  
  “有人找你了?”姜星火问。
  
  夏原吉摇了摇头:“只是听说目前也只是猜测而已,具体的内幕,恐怕还需要等到明天才能揭晓。”
  
  “建文余孽有些谋划,但重点不在他们,他们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真正让这件事暗流涌动继而形成滔天大浪的,其实是庙堂中的保守派.目前掌握的,有一个尚书和两个侍郎要亲自下场了。”
  
  “这么严重吗?”
  
  夏原吉皱眉。
  
  “不然伱觉得呢?”姜星火苦笑反问了句。
  
  “我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不简单,所以你才把我叫回来嘛。”
  
  夏原吉呷了口茶水,凝声问道:“户部左侍郎孙瑜(前北平布政司左参议,朱高炽嫡系),户部右侍郎李文郁,这俩人有参与吗?”
  
  前者代表着朱高炽,后者则是前户部尚书郁新,也就是夏原吉的荐主,所留给夏原吉的得力副手,同样也是支持变法,支持财政改革的。
  
  这俩人无论是谁出问题,夏原吉都很难接受。
  
  所幸,姜星火的回答让他松了口气。
  
  “都没参与。”
  
  夏原吉默默地盘算了一下,户部没人参与,礼部的尚书和右侍郎不可能参与,左侍郎王景有嫌疑,那么剩下的吏部、工部、刑部、兵部,还有四个尚书八个侍郎,这里面的“一尚书一侍郎”,都是谁参与了呢?
  
  坦诚地来说,在这一瞬间,夏原吉猜不出来,他还得捋捋。
  
  因为剩下的人都有嫌疑,基本都不是变法的支持者。
  
  但夏元吉的第一反应里,唯一能排除嫌疑的,可能就是刑部的郑赐,郑赐唯永乐帝之命是从,而且极为油滑,他即便不支持变法,也不会在【太祖忌日】这种重要场合,公然反对变法的。
  
  姜星火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。
  
  吏部:尚书蹇义,左侍郎许思温(前北平副使,燕军文官系统,朱高炽嫡系)右侍郎刘观(户部右侍郎转任,与夏原吉有隙)
  
  兵部:尚书茹瑺(永乐帝嫡系),左侍郎乔稳(前北平理问,燕军文官系统,朱高炽嫡系),右侍郎师逵(著名清官)
  
  刑部:尚书郑赐(永乐帝嫡系),左侍郎马京(洪武老臣,前大理寺卿),右侍郎李庆(洪武老臣,前右佥都御史)
  
  工部:尚书黄福,左侍郎陈寿(朱高炽嫡系,赞誉为‘侍郎中第一人也’),右侍郎金忠(永乐帝嫡系,燕军二号谋士)
  
  事实上,从这份尚书、侍郎级高官的列表里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,虽然尚书一级的高官大皇子朱高炽没有直接插手,但侍郎一级里,经过永乐元年的一系列文官调动与任免,朱高炽在六部里面的户、吏、兵、工四个职权最重的要害部门安插了四个左侍郎!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